以下文章来源于灯塔望海 ,作者望海君
灯塔望浩海,登高览神州。
凰探第755期
撰文/©茗萱
审校/©建成
企业家成为青岛绝对“主角”
20条“顶配”新政,市南拥抱企业家
山东省委常委、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曾说,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家,一个企业家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,一万名企业家可以决定一个城市的发展。
2020年11月10日,青岛市市南区企业家大会如期举行。这是市南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,从而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的一次推动和实践。
而在会议开始之前,市南区委书记赵燕,区委副书记、区长高健带领着区领导班子,在会场门口迎接每一位参会企业家。如此行动,正如赵燕此前在企业家座谈会所说的那样:“最真实的想法就是想把大家留在市南,请广大企业家进一步坚定扎根市南的信心。”
的确,企业的实力与发展潜力决定了一个城区的发展后劲。面对本次出席大会的市南区260余位企业家代表,市南区委副书记、区长高健代表市南区发布了两份“硬核”政策——《市南区促进“双招双引”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20条》和《市南区惠企服务12条》,以及“亲商卡”。
《政策20条》中,主要包括9条经济发展贡献奖励政策、7条产业发展奖励政策、4条人才奖励政策。在聚焦经济发展方面,提出对新引进年度全口径经济贡献达到300万元且保持增长的企业,按照区级主要经济贡献的前三年的100%、后两年的55%(简称“三免两过半”)给予奖励。且市南区还制定了企业经营管理团队奖励的个性化政策、围拢税源和项目引荐奖励政策、办公用房补贴政策等。
在产业方面,因为市南区是青岛市乃至山东半岛的现代服务业中心,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90%以上,因此市南提出重点关注金融业、时尚产业、科技创新和海洋经济,特别是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来支持时尚产业发展。还从高层次人才、支撑型人才、人才创业、人才服务保障等四个方面,强化人才创业,最高给予800万元奖励。
而为了保障这20条政策落实到位,市南区一方面制定《惠企服务12条》,值得注意的是,其中明确规定实行顶格联系服务企业制度,区级经济贡献百强企业全部由副区级以上领导联系服务;另一方面,推出“亲商卡”,解决企业家子女入学、就医、免费停车等问题,饱含着市南对企业家的感恩之情、关爱之意。
高健介绍说,《政策20条》梳理了原有的10个产业发展政策,对不符合发展实际、不适应发展形势的进行了优化调整,尽最大努力提高政策受惠面、企业知晓率和企业家满意度,同时,聚焦企业关注的资金、人才、产业政策等,最大限度地化解和消除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,并把企业感受放在第一位。
大浪淘沙,这块面积仅30.01平方千米的区域,承载着青岛的历史和未来!市南区的变革,时不我待。
而在其转型升级之中,企业家无疑是区域发展的根和魂。
以变革打开市南发展新境
如今的市南区,正处在重大机遇最为集中、各种优势最能有效释放、跨越提升最为有利的重要起点,城区高质量发展空间巨大,商机无限,前景广阔。全区正在加快建设区域总部经济中心、国际贸易金融中心、国际航运服务中心、国际交流中心和国际时尚中心,打造承载全市城市核心功能的中央活动区,进而当好青岛国际大都市的“王牌”客厅。
而近年来,市南区的脚步明显“慢了”。
痛定思痛,市南区的变革仍要从经济下发展功夫,也就意味着要用最大努力、最大决心留住企业、企业家。
截至目前,市南区已有市场主体9.32万户,其中企业3.6万户,个体工商户5.72万户——树有其茂,源其根深,企业家就是区域发展的“根”和“魂”。企业家有信心、有希望,市南的发展才能更磅礴。
而市南区的变革,就潜藏在企业家座谈会和本次举行市南区企业家大会里。对于企业家的重视,正体现在了本次发布的《政策20条》中,从经济、产业、待遇、人才等方面做了长足的顶层规划,更提出总部企业最高奖励4000万,顶尖人才奖励800万的“厚礼”;对存量企业,也支持其做大做强、提质升级。真金白银重奖的背后,是市南区寻找全新发展动能的迫切要求。
在此前的企业家座谈会上,赵燕也表示,将从调整服务、调整政策、增设专项引导基金、重要岗位的科级干部三年一轮换等方面,打开市南的变革之路,“市南区各级干部将有求必应、无事不扰”。
每一个企业、每一位企业家都是城市中“自带流量”、集聚资源的发展平台,成全企业家就是成全青岛高质量发展,留住企业家,就是留住市南区发展的“根”和“魂”。
接下来,对于迎来新起点、新挑战的市南区,一场变革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。
凤凰网青岛原创
◎ 本账号现已全网多平台运营,欢迎搜索“凤凰网青岛”订阅
◎ 青岛城市精英资讯第一微刊